研究发现用黏土烧制而成的一端开口和两端开口的弯管状毒饵盒、花盆状毒饵盒、两端开口的水泥盒和竹筒等5种类型的毒饵盒对农村家栖鼠进行选择实验,结果害鼠在花盆状和竹筒毒饵盒中的取食次数和取食量均较高。其中在平原类型的实验区,取食次数分别占取食总次数的23.9%和36.2%;取食量分别占总量的26.4%和39.0%;在丘陵类型的实验区,分别占50.4%、24.8%和50.1%、24.0%。结论花盆状黏土类毒饵盒和竹筒类毒饵盒的制作工艺简单,取材方便,成本均较低,在农村大面积灭鼠及鼠类长期控制活动中可为。
农田灭鼠毒饵的投放技术
毒饵的投放要在规定时间内统一进行,要注意天气预报,避免在雨季及雨天作业;田间的湿度不能**过80%,毒饵要防霉变。能设置毒饵站,农田室内同步投放毒饵,家鼠、野鼠一起消灭。投放毒饵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。
1.灭鼠时,预先要把食品和粮食保管好,使害鼠无粮可吃、无食可偷,迫使害鼠取食毒饵,以提高灭鼠效果。
2.确定投饵重点区域。投放前要踏勘田块和了解室内害鼠活动情况。在田间要查看哪些地方鼠洞多、鼠印多,哪些田块鼠害重。一般进出水口处、鼠洞、渠道两旁、水沟、田埂两边、高地(坟地)四周、草堆、屋前屋后、池塘附近和室内害鼠经常出没的地方,是毒饵投放的重点。
3.投放要小量多堆,采用一次性饱和投饵法。一般农田投放量,敌鼠钠盐50~100g/hm2,沿田埂沟边每隔10m左右投放1堆,每堆5g。室内每间房(15m2)投放2~3堆,每堆5g。
4.及时添补。由于不同地区间和室内外害鼠数量差异较大,统一投放的毒饵还需及时添补,添补原则为“吃多少补多少”,一般多吃多补,少吃少补,不吃不补,吃光加倍进行投放。坚持连续补投2~3次。
5.善始善终,做好安全。投放毒饵前,要关养好家禽家畜,防止误食中毒;毒饵投放后,要经常查看死鼠动态;灭鼠后7天左右,要及时搜集死鼠,消毒处理后和剩余毒饵一并焚烧或挖土深埋,以确保人畜和生态环境的安全。